.jpg)
.jpg)
联轴器单表对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对中方法。方法只
测定轮毂的外圆读数,不需测定端面读数。操作中只用一个百分
表,故称单表法。此法对中精度高,既能用于轮毂直径小及轴端
距离较大的对中,又能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(如高速轴、大功率
的离心压缩机组)轴的对中。该方法可以消除轴向串动对找正精
度的不良影响。操作方便,计算调整量简单,尤其用图解法求调
整量时,有利于掌握,已得到推广和应用。
一、数据采集
在测取百分表读数之前,应先画机组工作草图(图1),并注
明测量数据:前支座与联轴器轮毂端面的距离、两支座之间的距
离、两半联轴器轮毂端面间的距离。同时还应注明方向,如东、
西、南、北。本例中机组轴线为东西方向布置,南北方向为机组轴
线的两侧(在水平方向上)。
图1所示机组设备A已找正固定,设备B轴向A轴(基准
轴)进行对中。B到A表示百分表表架固定在B轴上,百分表打
在A轴上。A到B表示百分表表架固定在A轴上,百分表打在
B轴上。
单表法是用一个百分表固定在轴A上,测取轴B上所装轮
毂的外圆读数;然后将百分表固定在轴B上,测取轴A所装轮
毂的外圆读数。具体操作过程类似于其他找正法如双表法,这里
不再赘述。
二、求解调整量
由测得的数据确定调整量的方法有多种,可以用数学方法
计算,也可用作图法求解,而作图法最简单实用。
1.求解垂直方向调整量
(1)如图2所示,在方格坐标纸的适当位置画出基准轴线
A—A,并使其延长横贯坐标纸,该直线为B轴的对中目标。
(2)选择适当比例,将机组草图尺寸及有关端面、支座位置沿
轴线画在坐标纸上。一般轴向比例可取500mm/格,径向比例可取
0.05 mm/格。图2中A′—A′、B′—B′分别为A、B两轴的轮毂端面
位置,Q′—Q′、R′—R′分别表示B轴前后两支座的轴向位置。
(3)分析测量数据。从A到B的测量数据中可以看出,下方
读数为+0.22mm,而不对中量应为上、下方读数差值的一半,即
实际不对中量为+
0.11mm。这表明在B
轴轮毂端面处,B轴
的中心比A轴的中心
低0.11mm。于是,在
B′—B′处,距A轴线
下方0.11mm处求得
B轴的轴心位置为K
点。同理,从B到A的
测量数据中可以看
出,下方读数为-
0.12mm。这表明在A
轴轮毂断面处B的中心比A的中心低0.06mm。于是,在A′—A′
处距A轴线下方0.06mm处求得B轴的轴心位置为H点。
(4)连接并延长B轴轴心线上的两点H、K,此线即为B轴
线在垂直平面内的实际位置。HK的延长线交Q′—Q′、R′—R′于
Q、R两点。Q、R即为两支座的实际位置,而QQ1、RR1为两支座
应向上调整的量。根据作图比例,可求得:QQ1=0.15mm、RR1=
0.24mm,即在前支座应加垫0.15mm,后支座应加垫0.24mm。
2.求解垂直方向调整量
用与前述相同的作图方法,可从坐标纸上直接读得水平方
向上两轴对中时的调整量(图3)。
为了方便起见,对水平方向(90°和270°)的读数作如下调
整:在南、北方向的读数上各加入一个相同的数,使北方(或南
方)读数为零。这仅仅是数学变换,对实际不对中量并无影响。
本例从B到A的数据中,南、北方向读数各加-0.06mm,北方
变为零,而南方则变为-0.24mm。同样,从A到B的数据中,
南、北方向读数也可同时
加-0.06mm,北方变为零,
南方变为+0.10mm。
变换后,从B到A的
南方读数为-0.24mm,表
明在A轴轮毂端面处,B
轴心在A轴心的南侧,其
偏距亦为读数值的一半,
即0.12mm。从A到B时,
南方读数为+0.10mm,表
明在B轴轮毂端面处,B
轴的轴心亦为A轴心的
南侧,其偏距为0.05mm。
这两个读数在坐标图上
所确定的M、N两点均位
于A轴的南侧,连接并延
长M、N,即为B轴相对于
A轴的实际位置。从图中
可以读出B轴的调整量,
前支座Q应向南移
0.02mm(QQ1=0.02mm),后支座R应向南移0.14mm(RR1=
0.14mm)。W08.07-10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