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较普遍,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,已在很多场合满足不了生产实际的要求.这里对新型的传动联接方式—弹性胀紧联接套(以下简称胀套)联接的传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.通过试验得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.
2实验装置的构成及原理
为了对胀套联接的传动性能即打滑性能进行试验测试,我们自行组装了一套(台)实验装置,其构成如图1所示.实脸装置的动力来源于可以调速的z-sz直流电机,加载的载荷来源于可以连续变载的磁粉制动器.胀套传递的扭矩和转速
由sty一1转速转矩侧量仪数字显示测出.
3实验结果与分析
胀套的结构如图2所示,参数见表1 取5个试件为一组,做胀套打滑试验.试验发现这一组试件的打滑过程极其相近,其打滑过程如图3所示.
由图3可以看出胀套打滑的时间非常短,实侧结果均不超过一秒.胀套打滑持续过程长短是通过记录胀套打滑圈数来衡盘的.试脸前,利用强力胶水将一根足够长的导线二端分别固定到胀套及传动轴上,这样,胀套打滑的圈数便通过导线绕在轴上的匝数反映出来,即打滑的圈数等于导线的匝数.当电
机转速为n=300 }加加时,胀套打滑的圈数为0.5一1;当电机转速为n= l00 r/mm时,胀套打滑圈数为1一3.由此可以看出,转速越高,胀套打滑的圈数越少.
由打滑过程曲线还可以看出,胀套在连续加载时,多次出现打滑现象,打滑时胀套承载扭矩发生波动,且每次打滑时扭矩值不同.这是因为胀套存在六个配合面,每个配合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矩不同,因此,当磁粉制动器连续加载时,各配合面将按所能传递扭矩大小、由小到大依次打滑.通过试验发现,
胀套的内弹性环和轴的配合面总是最先打滑.
另外,打滑后,胀套的承载扭矩大幅度提高.这主要是由
子胀套的零件接触面产生了局部的擦伤和贴着,从摩擦学的
角度分析,在胀套的原始设计中,胀套的零件接触面间的摩擦
系数是按正常选取的,而胀套出现打滑后,胀套的接触面出现
了局部的擦伤和贴着,由于接触面金属间分子作用力的影
响,使胀套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增大,从而提高了胀套的承载扭矩.
虽然胀套打滑后其承载扭矩会显著提高,同时还具有瞬
时过载保护优点,但胀套打滑后,其卸拆比较困难,这点是不
容忽视的.
4结论
1)胀套打滑后,其承载扭矩显著提高.
2)胀套打滑的圈数随着转速提高而减少,因此.胀套联
接适用于低速瞬时过载保护.
3)胀套的基本承载扭矩以胀套和轴的配合面打滑时的
承载扭矩为极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