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与企业管理

       
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与企业管理
佛教把烦恼分为三大类,每一类都有去除的方法。
   
违犯性烦恼,是第一类烦恼。撒谎、骂人、打架、公共场合抽烟、酒后开车乱性等等,有了这些具体的行为,烦恼总会跟随而至。如何去除违反性烦恼呢,佛教开出的药方只有一个字:戒。有些事情做了不开心,那就不做。违犯了有烦恼,那就不违犯。
   
对于企业来说,戒,就是规章制度,就是员工手册上明确禁止的行为规范。比如:要准时上下班,不能随地大小便,再比如:官兵平等,不能打骂士兵,各地企业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。
   
困扰性烦恼,是第二类烦恼。这些烦恼浮现在心里,还没有付诸行动。看到讨厌的人,还没有开骂,也没有动手,但是心里已经预演了好几遍。之所以没有行动,可能是旁边有警察,也可能是担心打不过。内心被种种负面情绪占据,这种困扰性烦恼,我们每天都深陷其中,饱受其害。佛教对治的方法,也是一个字:定。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内心,处于平静、安宁、专一的状态,困扰性的烦恼就会减少。
   
企业没有相对固定的业务流程,部门和部门之间总处在战争和扯皮的边缘,这是困扰企业的一大烦恼。消除困扰,需要“定”。让模糊变得清晰,让含混变得明确,让摇摆变得单一。少一些选择,往往就多一些确定。
   
潜伏性烦恼,是第三类烦恼。这类烦恼比前两类隐藏更深,看上去没有不良举动,也没有内心纠结。但是一旦遇到人和事,前两类烦恼就会蜂拥而至。之前没有表现出来,不是因为没有烦恼,而是烦恼一直潜伏着。就像炮仗,不是不火爆,只是没点着。佛教认为要消除潜伏性烦恼,只能依靠:慧。有了智慧,才能把潜伏的烦恼一网打尽。
   
看上去顺风顺水的企业,有可能被潜伏的危机击沉,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了。如何在盛世中看见危险,在危险中把握机会,是对公司战略、企业文化、以及领军者学识和胸怀的最大考验。
   
戒定慧,是佛家修行的基础,就像一个鼎的三足,少了谁都站不住。人生要消除烦恼,需要勤修戒定慧。光明白道理没有用,最重要的是日积月累的修行。佛经烂熟于胸,但是成天吃肉喝酒、杀人放火,寄希望于酒足饭饱后立地成佛,这种希望太渺茫了。

       戒定慧,也是消除企业烦恼的关键。人生学佛是一种修行,企业管理是一种实践。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灰色的理论,需要企业次序渐进地去实践。没有辛辛苦苦的积累,基本的考勤都做不好,基本的流程都理不清,张口闭嘴都是战略和文化,如果忽悠不了投资者的金钱,就只能忽悠企业的自己的生命了。
 

发布者:森德尔传动 上传时间:2012-05-28  

上一篇 下一篇

森德尔首页  产品展示  电子样本  模型下载  经典案例  企业快报  联轴器基本知识  联系我们  网站地图  辽ICP备06006053号 

友情链接:联轴器 科诚条码纸

CENTER-SCIENCE.COM | ©2009 沈阳森德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 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阜新二街13号   电话:(024)22529722  86375856